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免费题库
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和基本结构。
简述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
著名作家三毛上初二时数学成绩不好。有一次,她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小测验的题都选课后练习题,于是她就在测验前狠下一番工夫背这些题,结果一连考了6个100分。数学老师感到很奇怪,就决定在自修课上临时考她,结果三毛考得一塌糊涂。愤怒的老师马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在全班学生的哄笑声中,老师拿来毛笔在三毛的眼睛周围重重地画了两个大圆圈。三毛在回忆中说:“我情愿老师打我一顿,但他给我的却是自己一生都没有受过的屈辱,这件事的后遗症三天后才显现出来。那天早晨上学,我走到走廊上,见到自己的教室时立刻就昏倒了,并且越来越严重。到后来,早上一想到要去上学,便害怕得立刻昏倒,失去知觉。” 请分析材料中的数学老师违背了哪些德育原则。
材料:在一次讨袁的“护国战争”中,因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讨袁军惨遭溃败,时任连长的刘伯承带着只剩下数十人的连队,冒着绵绵的秋雨,踩着泥泞的道路,在敌人约一个营兵力的穷追不舍下艰难地开往大足县。行进中,刘伯承突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到路旁小树林中休息。夜幕降临时,刘伯承命令部队,将草鞋“倒穿在脚上”,折回原路,继续前进,走上一小段路后,拐弯朝路旁的一座山上爬去。敌人循着脚印,在他们曾经休息过的小树林内搜索了一阵,毫无所获,在树林外,敌人仔细辨认刘伯承他们留下的足迹,见脚印朝着大足县方向,于是沿着大路往他们前进的方向追去。士兵们不约而同地将敬佩的眼光投向使他们化险为夷的刘伯承。问题:(1)请用相关心理学原理解释敌人上当的原因。(6分)(2)这一心理学原理对问题解决有什么影响?(6分)(3)如何克服其消极影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6分)
某班的52名中学生参与了一个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班超过一半的学生经常出现情绪低落的状况。不少学生表示压力太大,且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些压力。“成绩不好对不起家长”“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就是学不好”“我感到孤独、寂寞”“我总想和他在一起,但觉得这样不对”,这些学生的想法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学生焦虑、失意、矛盾等心理状况。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情绪。
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下雪了,窗外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班主任刘老师坐在办公室里发愁。因为他的学生超超总是逃课出去打游戏。劝说、批评都试过了,可他软硬不吃。更可气的是,超超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赚钱很不容易,可超超并不以为然。刘老师看着窗外忙忙碌碌的行人,忽然眼前一亮,何不趁此机会,让学生自己来感受家人的不容易呢?于是刘老师在第二天的课上,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下雪了,您在哪里?要求学生想一想,在这风雪交加的日子里,父母都在做什么?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写下来,十分钟后,让学生发言。芳芳说,她的爸爸在北京打工,现在应该还在工地上干活,很想念爸爸……说着说着便哭了。亮亮说,他的爸爸是司机,在这样的天气里,打车的人该多了,可爸爸也更累了,尤其是安全问题,说着说着竟然哽咽了。刘老师接着说:“为了让你们能坐在温暖的教室里好好学习,你们的父母都付出了很多,哪怕是大雪天,他们都不舍得休息,我们该怎么报答他们呢?”刘老师看见超超低下了头,便让他起来说说。超超红着眼睛说:“下雪了,我爸爸应该还在送货,他那么拼命地挣钱,我却还打游戏,我错了。”之后,超超再也没去打游戏了。问题:试分析材料中刘教师运用了哪几种德育方法,运用每一种德育方法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陈斌是某中学的学生,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努力,每次考试他都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1)陈斌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果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的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简述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简述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
1
2
...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