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
历年真题
试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在对评价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四阶段划分时,古巴和林肯认为第一、二、三代评价的缺陷是什么?
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是什么?
试分析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及它的优势与局限。
论述建构主义教学观。
下面记录的是苏格拉底与青年尤苏戴莫斯的一段关于“正义”的对话: “虚伪是人们中间常有的事,是不是?”苏格拉底问。 “当然是,”尤苏戴莫斯回答。 “那么,我们把它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苏格拉底问。 “显然应该放在非正义的一边。” “人们彼此之间也有欺骗,是不是?”苏格拉底问。 “肯定有”,尤苏戴莫斯回答。 “这应该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当然是非正义的一边。” “是不是也有做坏事的?” “也有”,尤苏戴莫斯回答。 “那么,奴役人怎么样呢?” “也有” “尤苏戴莫斯,这些事都不能放在正义的一边了?” “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的一边,那可就是怪事了。” “如果一个被推选当将领的人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人民,我们是不是也能说他是非正义的呢?” “当然不能。” “那么,我们得说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 “当然” “如果他在作战期间欺骗敌人,怎么样呢?” “这也是正义的。”尤苏戴莫斯回答。 …… “既然我们已经这样放了,我们就应该再给它划个界限:这一类的事,做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但做在朋友身上,却是非正义的,对待朋友必须绝对忠诚坦白,你同意吗?”苏格拉底问。 “完全同意”,尤苏戴莫斯回答。 这段对话反映了教学方法中的哪一种典型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其性质如何?组织与引导这种教学方法需要什么策略?
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
人本主义教育家在教育目标上为之心仪的目标是()
斯腾豪斯所提出的“生成性目标”在价值取向上实际是追求()
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1
2
...
24
25
26
27
28
29
30
...
117
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