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
历年真题
游戏区的转换性
从游戏价值观变化方面简述心理学的游戏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简述精神分析理论指导下的游戏治疗法。
简述驱使儿童游戏的基本需要。
从幼儿园教学的角度,简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因。
简述亲子游戏具有发展性的主要表现。
结合实际论述游戏内部主观因素游戏性体验与游戏外部条件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合案例谈谈如何有效评价幼儿的角色游戏能力。
游戏场景一:娃娃家里,红红在切菜,兰兰、乐乐看到后也跟着坐下来一起切菜;红红的菜切好了,她把菜用手放在娃娃的嘴里,兰兰、乐乐也跟着做起来。游戏场景二:建构区内,涛涛、豆豆、轩轩等几个好朋友商量着要搭建什么,涛涛想去建城堡,豆豆想造军舰,轩轩支持建城堡,最后大家都同意建城堡,然后又争吵了一会儿,最后决定涛涛建城门,豆豆建城墙,轩轩和其他人一起造大楼,大家热火朝天地玩了起来……游戏场景三:室内区域活动时间,大家都在选定的区域里愉快地玩着。淘淘一会儿去娃娃家看其他小朋友忙着给宝宝穿衣煮饭、带宝宝去看病;一会儿又去建构区旁观别人搭高楼、造火箭;一会儿去医院看别人做医生给病人看病……有时还要问别人在干什么,自己不加入任何一个游戏里。问题:根据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性为分类,分析以上案例中儿童游戏的类型及各阶段的发展特点。
《理想国》中记载“儿童分两队,玩的蛎壳一面白,一面黑。玩时,一儿童丢蛎壳于两队间,视所出或白或黑,一队逃,一队追”,这种游戏十分类似于我国民间流传的()游戏。
«
1
2
...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
136
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