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
VIP题库
下面材料是对某种教学模式的表达,仔细阅读,然后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材料:……这实际上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一个情境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由于高级知识总是在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起来,总是情境关联的、非结构性的,所以为了获得高级知识,就需要对同一内容在不同情境中,从不同角度不断加以建构。由此获致的知识不仅是情境关联的,而且也成为每一主体活生生的经验,这种知识可广泛而灵活地迁移。这种教学不是抽象地谈概念如何运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相结合。每个概念的教学都要涵盖充分的实例或变式,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而且各实例都可能同时涉及到其他概念。因此,这种教学绝非为巩固知识、技能而对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所学内容之意义的不断建构。这种教学的基本信念是:一种内容或知识的意义是多元的、无止境的,不同主体、同一主体在不同情境中会对之不断建构出新的意义。(1)材料表述的是哪种教学模式?它的涵义及特征是什么(2)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或环节是什么
“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各自的涵义是什么?
简述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涵义及目的。
简述随机访问教学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简述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三种张力及其相对应的三种基本价值取向。
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
试述功利课程论的主要内容。
试分析“教学认识过程的本质是间接性,即是说儿童的认识是以间接经验为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向于儿童间接经验的学习”。
下面的材料记述了某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仔细阅读,然后回答材料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曾以“乌克兰的防风林地带”课题为例,说明了这种教学过程的阶段:第一阶段,首先用乌克兰防风林地带为特例,以具体直观的方法,提出关于防风林地带的问题。第二阶段,根据由防风林地带的特例所获得的认识,推论出乌克兰地区的特点,而且还要掌握该地带的普遍特性和类型特性,用开拓草原这一“类型”的认识来说明一系列类似景观的本质特征,如美国中西部草原。第三阶段,要明了草原化的过程及阻抑这一过程的努力,也即是明了人类是如何在特殊的气候、地理、形态诸条件下,干预自然,作用于自然,并且改造自然的。第四阶段,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要干预、改造并主宰自然。在这一阶段,教学已经由对客观内容的重视转移到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方面来了。……材料体现的是哪种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谈谈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
简述课程理解与课程开发的关系。
«
1
2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