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
VIP题库
老子认为教育应遵循的核心原则是?
墨子“三表法”不包含以下哪项内容?
墨家科学教育中最出色的部分是哪一领域?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的核心人才类型是?
提出“染丝说”以阐述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影响的思想家是?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荀子“虚壹而静”的学习态度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价值。材料1:荀子曰:“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材料2:荀子曰:“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又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孟子“性善论”与教育作用论的内在关联。材料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材料2: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与实践意义。材料1:《论语·述而》载:“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材料2:《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中,有贵族孟懿子、南宫敬叔,有贫贱家庭出身的颜渊、原宪,有商人子贡,还有“大盗”出身的颜涿聚,且学生来自鲁、卫、齐、楚等多个诸侯国。
试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论的异同。
试述孟子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
1
2
...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
117
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