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
历年真题
简述社会精神文化对品德发展的作用。
试论述如何在把握知、情、意、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实施德育
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把握好德育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案例材料1982年,国家教育部、团中央发布通知,在学校里评选“三好学生”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三好”是指身体好、思想好、学习好,评选学生的比例占学生总数的5%至10%。自此,“三好学生”的评选成了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制度。二十几年来我国进行了数次教改,教育目标在不断更新、丰富和发展,教育观、人才观也发生了巨大转变,而“三好学生”的评比却一成不变。“三好”本是激励学生的一个手段,但在实际中却成了衡量学生表现优劣的硬指标;许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三好”学生标准却变成了“一好”即学习成绩好。同时,由于“三好学生”这一荣誉往往和择校、升学加分等一些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一些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选已经变了味,“暗箱”操作时有发生,甚至有家长为孩子当“三好”多方奔走送礼,有的老师公然索贿。这一评选制度所带来的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问题:你如何看待“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试用相关德育原理分析应当如何改革这一制度 16-291
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
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处于基础性层次的是
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它产生于
人的品德发展的内因即动力是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是
«
1
2
...
34
35
36
37
38
39
40
...
89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