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材料
1982年,国家教育部、团中央发布通知,在学校里评选“三好学生”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三好”是指身体好、思想好、学习好,评选学生的比例占学生总数的5%至10%。自此,“三好学生”的评选成了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制度。二十几年来我国进行了数次教改,教育目标在不断更新、丰富和发展,教育观、人才观也发生了巨大转变,而“三好学生”的评比却一成不变。“三好”本是激励学生的一个手段,但在实际中却成了衡量学生表现优劣的硬指标;许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三好”学生标准却变成了“一好”即学习成绩好。同时,由于“三好学生”这一荣誉往往和择校、升学加分等一些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一些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选已经变了味,“暗箱”操作时有发生,甚至有家长为孩子当“三好”多方奔走送礼,有的老师公然索贿。这一评选制度所带来的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问题:你如何看待“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试用相关德育原理分析应当如何改革这一制度 1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