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
VIP题库
问题:结合以下材料,分析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中“平行教育影响原则”的实践逻辑及效果。材料1: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工学团”中,若发现某学生迟到,不单独批评该生,而是召开集体会议,讨论“集体时间观念的重要性”,让集体成员共同制定考勤规则,迟到学生在集体氛围中主动认识错误并改正。材料2:工学团中,为完成“开垦菜园”的集体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分工(播种、浇水、施肥),各组在协作中相互监督、帮助,某组进度落后时,其他组主动分享经验,最终不仅完成任务,还培养了互助精神。材料3:马卡连柯说:“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又在教育个人的同时影响集体,集体与个人的教育是平行的、相互促进的。”
问题: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杜威教育思想,分析“做中学”课程论如何解决传统课程的弊端。材料1:传统课程以书本知识为核心,课程体系固定,教师主导讲授,儿童被动接受,知识与儿童生活脱节,如儿童在学校学的数学公式无法应用于日常购物计算。材料2: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中,设置园艺、烹饪、缝纫等活动课程,儿童通过种植观察植物生长(学科学)、烹饪计算食材用量(学数学),在实际操作中获取知识,教师仅提供指导。材料3:杜威指出:“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儿童在学校里学的东西,不能应用于日常生活;新教育需让课程源自儿童活动,使知识与生活联动。”
问题: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欧洲新教育运动中“新学校”的共同特征及教育价值。材料1:1889年,雷迪创办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采取寄宿制,建在乡村环境中,有田庄、牧场等,课程含体育、手工、艺术、自然科学等,作息分上午学习、下午户外实践、晚上艺术活动。材料2:1898年,德摩林创办的罗斯学校,重视“小家庭”式师生关系,开设正规课程的同时,重视体力劳动、小组游戏和体育运动。材料3:1907年,德可乐利的“生活学校”设在自然环境中,教师是观察者和激励者,课程以儿童“兴趣中心”(食物、防御等)为核心,分观察、联想、表达三段教学。
试述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德育和智育的基本主张。
试述赞科夫“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
试述凯洛夫关于教学论的基本主张。
试述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试述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及影响。
试述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及影响。
试述新传统教育流派的异同及影响。
«
1
2
3
4
5
6
7
8
...
117
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