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
历年真题
下列中国古代典籍中,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首先提出一个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的比较系统的绅士教育思想的是
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的统一活动,推动这一活动的主要矛盾是
从德育目标的角度看,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是
在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生物因素是
根据儿童品德发展六个阶段的划分,少年期(11、12岁—14、15岁)的品德发展特征是
在原始社会,德育采用的是“口耳相传”、“长者施教”;随着文字的产生,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读书指导法引进古代学校德育实践;在现代,电影电视等视听设备运用于德育,使“传道”速度加快,甚至隐没了“传道者”。这说明
德育对象的需要与可能是确定德育目标的重要依据,对于中小学德育来说,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目标的具体依据是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关系是
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在品德发展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形成发展的,其顺序是
«
1
2
...
26
27
28
29
30
31
32
...
89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