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
历年真题
儿童游戏自主性活动的外部条件因素特征有哪些?
罗伊斯认为游戏活动具有哪几种特点?
试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试述影响学前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
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认识到人各有长短,因此要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小燕设计了一个“摘果子”的游戏。两棵树之间栓上一根绳子,绳子上吊着四个筐,筐里有“水果”,每个筐下放着一把小椅子。每四个孩子为一组,每组中有三个矮个儿、一个高个儿的幼儿。只有高个儿站在椅子上才能“摘”到果子。游戏的任务是看哪一组先把果子全部摘回来。在最初的游戏中,每个幼儿都奋勇争先,都想把果子摘回来。但是矮个儿的孩子站在椅子上,怎么踮脚也采不到果子。结果,没有一个组能做到把果子全部摘回来,有的组采到的果子很少,有的组一个也没拿回来。于是,老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果子全部摘回来?”幼儿通过热烈的讨论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分工合作,高个儿负责采,矮个儿负责运回来,这样才能又快又多地把果子采回来。这个办法果然管用。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对于合作的必要性有了切身的体验。请你解释教师用的是哪一种指导策略,以及这种指导策略的理论原理。
亲子游戏包括两种性质不同的游戏,即嬉戏性游戏和
“我怎样才能知道里面有多少块积木呢?”这种游戏指导方式称为
游戏过程中,教师暗示儿童:“娃娃家的娃娃是不是饿了?做饭了吗?”“你们想玩过节的游戏吗?”等等,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这种语言指导策略属于
亲子游戏的早期阶段和启蒙阶段是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占
«
1
2
...
59
60
61
62
63
64
65
...
136
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