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果题库
知识产权法
免费题库
搜题找答案,就上笔果题库
新千年来临前夕,甲(某邮政局)在某观光塔内展示了一幅宣传图画《XXXX》,图画以上海浦江两岸的日景为背景,气势恢弘,引来游人驻足观赏。未曾想到的是,2015年8月8日,甲被乙告上法庭。原告乙诉称,他们于2014年7月前,制作完成大型宽幅摄影作品《XXXX》,该作品的底片保存在原告的保险库内。2015年3月,原告发现了由甲制作的大型广告牌背景和原告的摄影作品完全一样,原告认为,甲的行为已构成侵权,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拆除广告牌,在新闻媒体上向原告赔礼道歉,赔偿原告损失10万元。甲辩称,他们委托丙公司制作了这幅宣传画,背景照片和画框的制作均由丙负责,而宣传口号则由自己拟定。该宣传画的制作和设计费用共1400元人民币,丙公司向甲出具了发票。甲认为,自己是邮政局,属于公用服务性企业,制作宣传画在重大节日进行宣传活动是正常的,无营利目的,因此原告所称的被告“用于商业活动”是不符合事实的。开庭时,丙承认了诉争的宣传画是其制作的,所用的背景照片也确是原告诉称的《XXXX》。问:本案应如何处理?
搜题找答案,就上笔果题库
红星厂2002年秋研制出M型热敏开关,并于2002年12月8日提出了中国专利申请.2004年1月1日获得“M型热敏开关”实用新型专利权。东宏公司同期也自行研发出了同一技术方案的M型热敏开关,至2002年12月8日其已经全而完成了年产量10000个M型热敏开关的必要准备,其2003年产销120000个,2004年产销10000个,2005年产销80000个。2006年初,红星厂向法院状告东宏公司俊犯其“M型热敏开关”实用新型专利权。请问:(1)东宏公司2003年的产销行为是否侵犯红星厂的专利权?为什么?(2)东宏公司2004年的产销行为是否侵犯红星厂的专利权?为什么?(3)东宏公司2005年的产销行为是否侵犯红星厂的专利权?为什么?
搜题找答案,就上笔果题库
甲企业在酒类商品上申请注册了商标“思思”,该商标标识由文字、图形和色彩等元素构成,获得注册后,甲遂将生产的“思想”牌葡萄酒投入市场进行销售,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思思”牌葡萄酒的销路很好,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市场信誉。其后,生产服装的乙企业,申请注册了一件文字商标,但是乙在其生产销售的服装的包装上使用了与甲的“思想”商标相似的图案和颜色,甲认乙的行为侵犯了其“思思”商标专用权。基于上述事实,请回答以下问题:(1)如果“思思”商标只是一个普遍商标,乙的行为是否构成侵犯?为什么?(2)如果“思思”商标能够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乙的行为又应如何认定?为什么?
搜题找答案,就上笔果题库
商标注册使用的管理内容。
搜题找答案,就上笔果题库
简述注册商标续展的含义。
搜题找答案,就上笔果题库
作家王方创作了《西藏行》报告文学集,交远景出版社出版,远景出版社从各摄影刊物上收集了十六幅署名“云扶摄”的具有独创性的西藏风景照片作为该书的插图。《西藏行》封面及版权页面上标明“王方著”与“远景出版社”字样。王方在审定该书清样时,表示这十六幅照片使该书增色不少,同意这一配图。《西藏行》出版发行后,摄影家张风(笔名“云扶”)发现该书中的十六幅照片均是自己发表过的作品,而事前未获自己的授权许可,事后又未支付分文报酬,书中照片上也没有署明“云扶摄”,故起诉王方和远景出版社侵犯其摄影作品著作权。请问:(1)何谓摄影作品?
搜题找答案,就上笔果题库
著名画家A某1954年创作完成了《武松打虎》组画,1957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广为流传。A某于1983年去世,有继承人B某。1980年C酒厂将该组画中的第11幅修改后,作为瓶贴和外包装装潢使用在其生产的景阳冈陈酿系列白酒酒瓶上。1995年该厂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景阳冈陈酿品评会”。此时,B某从国外归来得知侵权事实,协商未果,遂于1996年7月起诉,诉称C酒厂未经A某许可,A某去世后未经B某许可,使用A某的美术作品,侵犯了A、B的著作权,并以“侵犯他人合法在先权”为由,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撤销C酒厂的《武松打虎》注册商标。C酒厂辩称:本厂从1980年开始使用该商标,曾取得A某口头许可,退一步讲,即使未得A、B许可,但一直在宣传,还取得商标注册,现在超过诉讼时效。问:(1)C酒厂是否侵权?为什么?(2)B某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为什么?
搜题找答案,就上笔果题库
简述我国著作权的保护期。
搜题找答案,就上笔果题库
反不正当竞争法
搜题找答案,就上笔果题库
某大学职工李宏1990年向国家专利局提出名为“车辆外王后视镜”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获得了专利权(简称90专利)。1992年8月,某大学水利系与李宏签订联合生产后视镜协议(简称92协议)。依照该协议,李宏提供90专利的全部技术资料,并负责产品转化工作。某大学提供用于产品转化的生产场地、设备、人员及流动资金。在履行92协议过程中,李宏对90专利进行了改进,最终使产品转化成功。1994年3月2日,李宏持某大学开具的非职务发明介绍信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在90专利基础上改进的实用新型专利,1995年获得了专利权(简称94专利)。1996年某大学以94专利是李宏完成的职务发明为由,向该市专利管理局提出应将专利权确认归该大学所有的请求。问:94专利是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