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
免费题库
简述专利制度对知识经济的作用。
简述商标权的概念。
简述商号权的保护模式。
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甲、乙合作署名的《周游世界》丛书,该丛书的内容经过甲、乙多次修改,已无法区别甲、乙各自的创作部分,在出版合同中约定,甲、乙允许出版社在中国大陆享有简 体版出版权。该书出版后销售很好,M国文化出版公司G与出版社协商,欲购买该书在M国的英文出版权,出版社遂于甲、乙两作者联系,但是只联系到甲作者,乙作者已经去世,甲作者由于年事已高,便口头授权出版社全权代为办理在M国的出版事宣。之后,出版社与G公司签订了在M国出版该书英文版的协议,其中有关稿酬的约定为该书英文版的版税60%归甲,40%归出版社。请回答:(1)出版社是否应当取得乙的继承人授权?(2)甲口头授权出版社全权代理是否有效?(3)出版社与G公司的协议中有关版税的约定是否合理?为什么?
李婉芬与王中山共同演奏、录制了一盘《古筝》音乐磁带。其中《战海河》由李婉芬、杨浩明共同创作。《战海河》、《长安八景》已公开发表,《艳阳天》、《阳关三叠》、《彝族舞曲》由李婉芬改编、移植但并未公开发表。除《阳关三叠》由李演奏外,其余均由王中山演奏。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音录像出版社(简称“出版社”)得知大连磁带厂音像公司(简称“音像公司”)有一盘《古筝》磁带母带,遂与音像公司达成母带版权转让协议,约定为独家出版发行权。出版社拿到母带后,将磁带定名为《古筝经典》出版发行,未经著作权人李婉芬、杨浩明许可,来取得表演者李婉芬、王中山许可,亦未在磁带包装上为著作权人及表演者署名,未支付任何报酬,并且将《长安八景》尾声部最后八小节删除,据专家认为,这样的删除破坏了该作品的完整性。为此,李婉芬等3人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出版社辩称:我社所用的母带及版权是通过转让合同从音像,公司处获得的,与李婉芬等3人无关,即使法院认定侵权,也应由音像公司承担责任。至于未在磁带包装上为曲作者、表演者署名,未支付报酬,我社愿支付报酬但不同意登报致歉。请问:本案中,被告音像出版社侵犯了李婉芬、杨浩明、王中山哪些权利?
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H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销售了变频家用空调器5000台。G家电销售公司在明知W,公司侵犯H会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从w公司进货2000台,并已实际售出1600台。M宾馆在不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也从W公司购入200台并已安装使用。H公司发现w公司、G公司和M宾馆的上述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后,向法院起诉,状告W公司、G公司和M宾馆侵犯其专利权。请依据我国法律,分析以下问题:(1)w公司的生产、销售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2)G公司的销售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否可以继续销售库存的400台空调器?(3)M宾馆的使用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这200台空调器?
简述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的概念和责任形式。
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意义和职能。
某企业甲于2003年获得了“兰亭”商标专用权,使用在女士服装上并已经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2011年5月,企业乙通过域名注册商丙注册了“lanting.com.cn”域名,并在该域名网站上发布乙生产的女士服装经营信息。之后甲注册“lanting.com.cn”域名时因乙的在先注册而没有成功,遂将乙和丙诉上法庭,认为乙、丙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乙将该域名无偿转移给甲,并要求乙、丙共同赔偿损失。乙抗辩,兰亭是风景名胜地名,且乙设立在该地附近,有权将这一公共资源作为域名使用,并且在网站上没有任何使用甲商标的行为。丙认为,作为域名注册服务商遵循“先申请,先服务”的原则,没有责任审查该域名应当归谁所有,故不承担任何责任。请回答:(1)乙的抗辩是否成立?为什么?(2)丙是否有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什么?(3)该域名是否应当无偿转让给甲?为什么?
原告曾先生系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2013年8月11日,曾先生在某动物园拍摄了一幅老虎图。作品经过艺术处理后,气势恢弘,很漂亮,曾先生便将其放大,搁在其办公室桌上的玻璃板底下。办公室的同事任先生看见该老虎作品后,很欣赏,便请曾先生加洗一张给自己。曾先生考虑到同事之间不好拒绝,便满足了任先生的要求。2018年2月3日,任先生等人编辑出版了一本《虎年说虎》的书,将曾先生的老虎作品编入其中,并附有文字说明。2018年6月,任先生赠送曾先生该书一本。曾先生便发现了自己的老虎作品被包含于其中。曾先生问任先生为何未经其同意就使用了自己的老虎照片,任先生认为曾先生的老虎照片不是作品,故事先没有打招呼。此后,曾先生义与出版社联系,出版社说:照片是任先生提供的,与其他照片一样,没有说明是谁拍摄的,所以在《虎年说虎》书中使用时没有署作者名,但自己的行为不构成侵权。由于曾先生与任先生和出版社交涉未果,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著作权侵权诉讼。一审法院判决:两被告均侵犯了曾先生的著作权,赔偿其损失若干元。对此判决,原、被告都没有上诉,故一审判决生效。问:两被告侵犯了曾先生的哪些具体权利?并说明理由。
«
1
2
...
37
38
39
40
41
42
43
...
104
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