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统计学
免费题库
某企业甲乙车间的统计材料如表4-5所示。 问题:(1)计算甲、乙两车间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2)计算全厂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3)分析计算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全厂的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全厂总产值的影响(要求精确到3位小数)。
某企业总产值、生产工人人数与全部职工人数如表4-6所示。 问题:(1)计算基期、报告期的生产工人比重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2)计算基期、报告期的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3)计算基期、报告期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4)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生产工人占全员劳动生产率比重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简述建立企业劳动效益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简述企业劳动效益分析的内容。
简述企业劳动效益评价体系与原则。
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劳务,所预先规定的必要劳动消耗量的标准是指( )。
规定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必须消耗的劳动时间标准是指( )。
规定在单位时间(一般是一个工日)内,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应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的数量是指( )。
定额工时压缩率、定额产量增长率属于( )。
在单位时间(一般是一个工日)内,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应当同时看管的机器设备台数,或机器设备上的操作岗位的数目是指( )。
«
1
2
...
46
47
48
49
50
51
52
...
74
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