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
免费题库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状态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处于一种力量相当、 、不再变动的状态。
简述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均衡的形成是均衡工资率和 的决定。
试用图形分析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 。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亦能取得最高水平。这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在理论上所具有的第一个意义。
在市场上出现劳动力短缺与过剩,其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在数量上不能相等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以及市场工资率是怎样被决定的呢?这时市场是怎样趋向和保持一种稳定状态的呢?这就是劳动力市场 要完成的任务。
利用瓦尔拉需求(供给)和有效需求(供给)的区别: ①一方面,可以研究数量的限额对经济行为人的影响; ②另一方面,通过分析 的关系,可以考察在需求与供给达不到以数量相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行为人是怎样受到配额限制的,而市场又是如何通过经济行为人的配额而达到与均衡状态不同的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这种稳定状态含义是, 数量虽不相等,但市场上已没有改变这种不相等的格局的力量。市场价格也因此而稳定下来。这种不稳定状态实际上也是一种均衡状态,但与传统均衡理论的解释不同,所以被称为“ ”或“ ”。
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典型的 。
是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
的含义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处于长边,劳动力供给处于短边,劳动力的初始需求大于有效需求(能够实现的需求)。这种情形也可以称为劳动力过度需求。
«
1
2
...
26
27
28
29
30
31
32
...
79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