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策划
VIP题库
目标市场可以划分的模式有( )。
下列属于定位依据的有( )。
定位的程序有( )。
简述影响目标市场选择的因素。
同质化程度越高的产品和市场,基于市场细分的目标市场选择的必要性不大。
1969年,美国啤酒业中的“老八”米勒啤酒公司被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M)收购。PM公司兼并了米勒公司之后,在营销战略上做了根本性调整,他们派出烟草营销的一流好手,充实到米勒公司,决心再创啤酒中的“万宝路”。在做出营销策划以前,米勒公司进行了认真的市场调查,他们发现,若按使用率对啤酒市场进行细分。啤酒饮用者可细分为轻度使用者和重度使用者两类,轻度使用者人数最多,但其总的饮用量却只有重度使用者八分之一。他们还发现,重度使用者有着下列特征,多是蓝领阶层,年龄多在30岁左右,每天看电视三到五小时以上,爱好体育运动,米勒公司决定把目标市场定在重度使用者上,并果断地对米勒的“海雷夫”牌啤酒进行重新定位。“海雷夫”牌啤酒是米勒公司的“旗舰”,素有“啤酒中的香槟”之称,在许多消费者心目中是一种价高质优的“精品”啤酒,这种啤酒很受妇女和社会中的高收入者欢迎,但这些都是轻度使用者,米勒决定把“海雷夫”献给那些“真正爱喝啤酒的人”。重新定位,从广告开始,为了配合广告攻势,米勒又推出了一种容量较小的瓶装“海雷夫”。这种小瓶装啤酒正好儿能盛满一杯,夏天顾客喝这种啤酒时,不用担心剩余的啤酒会变热,这种小瓶子的啤酒,还很好的满足了那部分轻度使用者,尤其是老妇女和老人,他们喝完一杯,不多不少,正好,“海雷夫”的重新定位非常成功,到了1978年,这种牌子的啤酒销量达2000箱。仅次于AB公司的百威啤酒名列第二。“海雷夫”的成功鼓舞了米勒公司,他们决定乘胜追击,进入另一个细分市场——低热度啤酒市场。米勒公司看好这一市场,他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寻找一个新的配方,能使啤酒的热量降低,但其口感和酒精度与一般啤酒无意。1973年,米勒公司的低热啤酒,“莱特”牌啤酒终于问世。“莱特”牌啤酒的成长率一直很快。1980年,这个牌号的啤酒销售量列在“百威”“海雷夫”之后名列第三位,超过了老牌儿的“蓝带”啤酒。1974年底,米勒公司向AB公司盈利最多的产品,“麦克龙”牌发起了挑战,“麦克龙”是AB公司啤酒中质量最高,价格最贵,市场成长率最快的产品,AB公司依靠他一直稳稳地占领着最高档啤酒这一细分市场。这次米勒公司没有强攻,而是用了一张漂亮的“移花接木”之术。他购买了在美国很受欢迎的德国高档啤酒“老温伯”的特许品牌开始在国内生产。米勒把“老温伯”的价格定得更高,广告中,一群西装笔挺气概不凡的雅皮士举杯同饮,说道:“今晚,来喝老温伯”很快,“麦克龙”在这一市场的领导地位也开始动摇。在整个70年代,米勒公司的营销取得巨大的成功,到了1980年。米勒公司的市场份额已达21.1%,总销售收入达26亿美元。米勒啤酒被称为“世纪口味”。(1)米勒啤酒公司的市场细分标准及市场细分策略是什么?该公司主要占领哪些细分市场?(2)米勒啤酒公司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从市场营销的问题与需求出发,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客观地收集和分析各种市场信息,进而为企业营销策划提供可靠依据的活动过程是( )。
对任何类型企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关键的因素是( )。
通过查找或阅读出版书目、统计资料或研究成果等资料,获得所需信息的过程是指( )。
下列不属于观察法的适用情况是( )。
«
1
2
...
65
66
67
68
69
70
71
...
73
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