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二)
历年真题
下列属于古代汉语连词的有
下列属于古代汉语介词的有
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有
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4)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5)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者,我【之】谓也。
近体诗非常讲究平仄,什么叫平?什么叫仄?以五言诗为例,写出近体诗的四种句式。
标出下列诗歌的平仄格式,并找出它的韵脚字。李商隐《晚晴》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乌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昼尔于茅,宵尔【索】綯。(2)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3)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5)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符号: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阅读下面的古文,解答文段后面提出的问题。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武安许诺。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①过②安③语④市⑤特(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丞相岂忘之哉。②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③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3)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4)找出文中的谦敬副词和程度副词各一个。
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1)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2)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3)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4)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5)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面供养薄,故民争。
«
1
2
...
18
19
20
21
22
23
24
...
51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