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务合作和海外就业
历年真题
1979 年以后,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最主要渠道包括
简述1990-2013年国际移民的发展趋势。
简述泰国劳务输出的几种合法渠道。
简述澳大利亚移民与劳务输入的历史。
简述临时接纳型劳动力国际性流动的定义及实施前提。
简述提高我国对外输出劳务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
试述国际移民产产生的原因。
试述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特点。
德国,准备好了吗? 根据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的月底统计。截止到2016年8月31日,本年度提出的难民申请已经达到56万余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44.1%. 德国政府对于处理难民危机的自信在于问题的短期化预期。在难民涌入的时候,德国政府一再宣称,根据《日内瓦公约》,即使是难民,只享有三年的临时保护,战乱结束后应该返回自己的国家。德国政府对此是有之前的经验参照的,因为1990 年代从前南斯拉夫前往德国的难民中,据称有70%已经回流。如果按照这一 政策预期,百万难民最終也只有30万左右滞留德国,而且留下的,应该是有固定的工作与收入,对于德国日趋减少的劳劳动力则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这种估计显然有些过于乐观了。与之前的前南斯拉夫难民相比,在难民的三大来源地叙利亚、阿富汗与伊拉克,虽然迁移原因都是由于战乱,迁出国与进入国之间的经济差距足以让入境的难民留在德国,谋求长期化的身份,何况难民中的经济移民也不在少数。可以预计的是,难民的移民化甚至谋求国民地位的长期倾向难以避免。对此,一个短期化的难民政策显然难以奏效。 紧接的问题是,如果难民移民化,德国政府准备好了吗?五十年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德国的移民政策还是没有准备好。 资料来源:《环球经济评论》,刘群艺, 2016年10月 10日。 结合上述案例所给材料,运用课本中的相关专业知识讨论下列问题: (1)德国现行的居留许可制度内容。 (2)德国政府外籍人管理中的问题体现在哪些方面?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方向与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这二者主要的联系因素是
«
1
2
...
52
53
54
55
56
57
58
...
82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