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务合作和海外就业
历年真题
许多国家虽然允许外国劳务进入,但对进入劳务人员的数量实施限制,所实行的限制形式主要包括______
简述国际人口迁移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新的表现形式。
简述韩国劳务输出的相关政策。
简述新加坡金融危机后的移民政策变化。
简述外籍劳动者进入英国后应注意的事项。
简述1979~1984年间中国对外劳务输出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
试述劳动力资源国际流动对流入国的经济效应。
试述美国制定《1990 移民法》后移民政策的状况。
自2004年至2014年,我国对外劳务派出数和年末在外劳务数分别从24.8万人与53.5万人上升至52.75万人与83.5万人,新签合同金额也逐年上升,我国对外劳务输出无论是人数还是金额都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人数总计3365人,其中,亚洲地区占50.17%,非洲占38.7%,拉丁美洲占6.2%,欧洲3.4%,北美洲占0.1%,大洋洲占1.46%。可以看出,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主要的地是亚洲地区,比例上已经超过50%。而对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比例非常小,对于非洲地区由于存在着大量的工程承包而劳务输出比例仅次于亚洲地区。通过查找数据整理得出2012年我国外派劳务人员的行业分布状况。其中建筑业占40.6%,制造业占24.8%,农林牧副业占9.9%,交通运输业占6.5%,住宿和餐饮业占4.4%,科教文卫体业占0.4%,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2%,其他行业占13.2%。通过对数据可以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行业范围也日趋多元化,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从事科教文卫体事业与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比重极低。通过对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规模、地区和行业分布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总体规模呈增长趋势,但是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依然很小。市场和行业分布多元化,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技术含量很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料来源:《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问题分与对策》,刘权,《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 年第10期。【问题讨论】结合上述案例所给材料,运用课本中的相关专业知识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劳务输出的特点是什么? (2)促进我国劳务输出的战略与对策有哪些?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移民工人的目的是为了谋求______
«
1
2
...
36
37
38
39
40
41
42
...
86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