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拣麦穗》教学设计,结合教学设计完成后面的题目。《拣麦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必修 (1)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荷塘月色》,学习了冰心老人的写景喻理的散文《霞》,和她的借梦境来含蓄批判现实的抒情散文《我的家》,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曾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当代女作家张洁的散文《拣麦穗》,初中我们学过她的散文《挖荠菜》,哪位同学说说写了什么内容?(略) 《挖荠菜》主要以童年生活为主,《拣麦穗》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写童年生活。二、检查课下同学们对作者张洁的了解情况出示:张洁,当代女作家,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作家。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创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连冠" 纪录。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无字》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两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丹麦、挪威、瑞典、芬兰、荷兰、意大利等十多种语,有 30 余种译本。主要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无字》等。三、阅读课文,理清结构默读课文,思考:(1) 标题有何作用?(2) 全文写了几件事,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默读指导:(1) 要有一定的速度,力争每分钟达到 600 字左右。(2) 默读时不出声,不回视。读整句子。(3) 边读边勾划生字、使用贴切的词语、表达上有意蕴的句子。画出不明白的语句及段落。提问明确:标题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写了两件事:(1) 写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积攒嫁妆的习俗。(2) 写 "我" 在拣麦穗中与卖灶糖老汉的交往。以此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四、赏析第一部分(1)作者写农村姑娘辛苦地拣麦穗积攒嫁妆,重点想表现什么?如何表现的?明确:表现姑娘们对未来爱情和幸福生活所怀着种种梦想,以及出嫁时这些美丽梦想的破灭,表现农村妇女的没有梦想的灰暗人生。作者较详细地记叙了姑娘们拣麦穗、卖麦穗、攒钱、赶集、准备嫁妆的过程。出嫁前的梦想,与出嫁时的梦想破灭前后对比,写出旧农村姑娘的婚姻不幸。(2)作者对姑娘们对爱情梦想的破灭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说说哪些语言表现了作者的心情。明确:感伤的,悲凉的。"多么"、”......” 反问句。五、赏析第二部分(一)如果说作者 "略" 写了农村姑娘爱情梦想的破灭,那么就详写了另一个小姑娘 "爱情" 梦想的破灭,这个梦想就是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老汉的去世也就是其梦想的破灭。全文前后写了两个破灭的梦。"梦" 也可以说是全文的一条暗线。(二)鉴赏卖灶糖老汉的形象。(1) 卖灶糖老汉对小姑娘很疼爱,从课文中找出表明这种爱的语句。明确:"朴素的,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这是没有任何杂念的老人对小孩的慈爱。作者应该是含着赞美来写老人的。(2) 作者写了卖灶糖老汉的几个生活片断,说说是围绕什么组材的?找出作者对卖灶糖的老汉的描写,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中有哪些值得你借鉴。明确:以对小女孩的疼爱来组织材料的。外貌描写、语言、神态、动作、行为等。(三)在老汉去世前后作者写了两次小火柿子,写得很有意蕴。(1) 齐读这两个自然段。分析一下作者写火柿子的用意,说说这是什么写法?以前是否见过?举例好处何在。提示:小火柿子存在的时间 -—— 腊月。火柿子的颜色 ——美。以物喻人,写人的精神品格。人间美好的东西历经风风雨雨也不改变本色。也可以说是象征。用意:表现老汉美好的品格。虽穷困,但保持对人真诚、善良、爱心,也反衬出了 "我" 心情的难过和 "我" 对老汉的怀念。象征的好处:含蓄(2) 品读这两段,体会文字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朗读指导:语调宜低沉,节奏宜舒缓。应带着悲伤、难过的情感来读。注意重音,如 "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四)课堂练习:举例初中学过的象征手法,并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提示:茅盾的《白杨礼赞》、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都不是单纯地赞美白杨、莲花,而是借这些物来赞项某些美德以及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或借以说明某项事理。这种写作手法,通常称为 "象征的手法",也称为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因物说理 (或议政)" 等。结尾作者为什么常常想找到那个猪肚子一样的 "烟荷包"?提示:"烟荷包" 代表什么,"常常想找" 又表明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从这样两个角度思考。可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重点:作者对逝去的梦的追求,对美的追求。(五)试比较前后两个 "梦" 中当事人 (农村姑娘与 "我") 对梦破灭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提示:前者,梦破灭后无所求,依顺命运的安排。后者,"我" 念逝去的美好的东西。六、要求学生思考总结全文出示:(1)主旨: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逝去的美好情感的怀念。张洁以含蓄的笔法、感伤的情怀插怀了童年的一段往事,抒发了对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但更执着地表现对美好情感的怀念与追求,让我们人人心中拥有爱,再洒播我们的爱吧。请同学们齐读《爱的奉献》这首歌的歌词。多媒体出示歌词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大漠四方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2)写法:(1) 全文的结构,线索 (明暗线) 的设计。(2) 叙事的具体,围绕中心组材。(3) 象征手法的运用。七、布置课后作业(1)将课上运用象征手法所写的一段话做整理,力求无语病,有文采。(2)课下阅读张洁的早期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问题:(1) 补写教学设计中划线处的教学目标。(5 分)(2) 请运用阅读教学方法理论对 "练习法" 进行分析、评述。(5 分)(3) 联系教学设计,谈谈散文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