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
历年真题
简述在亲子交往中如何为幼儿创造言语交往的条件。
简述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结合实例阐述2~3岁儿童想像的特点。
结合实例阐述培养学前儿童情绪的策略。
一位幼教名师在组织早期阅读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时,其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如下:出示《粽子里的故事》图画书封面,提问“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幼儿说出图片上出现的动物、人、事物及故事名,然后出示粽子的图片引出“什么节日吃粽子”,“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粽子”,幼儿争先回答。接着引出要讲的故事“一位住在森林会讲故事的老奶奶因为生病不能讲故事了,她用青青的叶子和白米包粽子,每包一个粽子讲一个故事,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小动物们都来了。”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并提问“你想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小朋友请了小白兔、猴子、小狐狸、小松鼠、小燕子来吃粽子,讲故事,教师回应“小动物每个都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但各种原因都讲不出来故事. ”最后引导幼儿说出了请小朋友来讲故事,老师与幼儿讨论了为什么请人来讲故事,幼儿们是否会讲故事,怎么学会的。然后进入游戏环节,教师准备了三个教具粽子和一个真粽子,打开粽子一“听话游戏”,回答教师的提问,复述教师的语言;打开粽子二“接龙游戏”词语接龙和句子接龙;打开粽子三“悄悄话游戏”,答对的幼儿都有一块真粽子吃。结束部分就是把故事讲完。整个活动27分钟,幼儿一直处在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 中,注意力没有分散。请结合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和注意的规律相关理论分析该活动能保持幼儿注意的原因。
在运用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时,应该考虑的问题不包括
学前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
婴幼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
能够根据观察任务,有目的地克服困难和干扰,坚持细致观察,这种观察属于哪个水平?
«
1
2
...
77
78
79
80
81
82
83
...
92
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