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免费题库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本段有几层意思?
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1)指出文中讽刺当朝权奸之句。(2)说明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3)读者可从这段话中得到什么样的启迪?
阅读下面一段诗,回答问题: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A.这段诗出自哪篇作品?作者是谁?B.这里釆用了何种情景交融方式?C.“彩虹似的梦”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文字,回答问题: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A.“捐余袂”“遗余褋”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习俗?B.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C.这里表现出湘君怎样的心情?
数罟不入洿池
尽心(焉)耳矣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好战,请以战喻
«
1
2
...
43
44
45
46
47
48
49
...
299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