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免费题库
下列各句中,采用了拟人手法的有()
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有()
《都江堰》中采用了拟人手法的有()
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棒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服。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拔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问:(1)这两段属于什么描写?(2)这两段话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水的?(3)这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文中的“驯顺”、“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的含义是什么?(5)这两段描写内含什么意蕴?
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
概括《都江堰》一文中描绘都江堰水流部分的层次和内涵。
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但是,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断地自我耗损,又不断地为耗损而再耗损。结果,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A.从题材上看,《都江堰》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散文?B.从全文来看,这段文字中“自我耗损”和“再耗损”指的是什么?C.“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为什么使作者愉快?
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邈远:
在《都江堰》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说李冰“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
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韬略:
«
1
2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
299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