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
免费题库
某城市有居民400万人,分属1000个居委会。研究者打算从中抽取部分居民进行调查。请你帮助该研究者设计一个抽样方案,并说明抽样方案的具体内容。
结合下面这段材料,论述实验法的特点。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可能避免犯罪。为此,研究人员抽选了一批孩子,并对孩子们按照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等进行筛选配对,以便分成两个组进行实验研究,每个组人数相同,同时在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和居住地区等特征上相同,并且实验调查前两个组测量到的“犯罪倾向”也是相同的。两个组各有235个少年,其中一组是控制组,一组是实验组。在4-8年的时间内,让实验组的孩子接受成年人一对一的忠告,而对控制组的孩子没有这样做。研究人员在实验结束后的若干年中对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忠告在少年犯罪中没有重大作用。实验说明,对青少年影响大的因素,不是成年人的忠告,更可能的因素是贫穷、失望、不良传媒等。
试述实验法的优点。
撰写研究报告分为哪几个步骤?
试述社会研究中理论的层次划分及各个层次的特点。
简述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
从一个120人的总体中,以第38个元素为抽取样本的起点,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一个I人的样本,并说明等距抽样的基本步骤。
结合材料,论述实验法的缺点。美国学者齐默巴多的一项课题是研究监狱警察滥用权力的问题。究竟是那些粗鲁、冷酷无情的人被拉来当了狱警,还是监狱社会环境助长了暴力行为?为找到答案,齐默巴多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仿建了一座监狱,并在年轻人中征集实验者。70多人申请了这项每天报酬15美元的工作。齐默巴多用心理测验和体能测验挑选了24个看起来心理稳定和正常的学生参加实验,他们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中产阶级家庭。这些学生被随机指定为“犯人”或“狱警”这两个角色中的一个。那些被“选”作犯人的学生真的由当地警察逮捕并带到这个地下室监狱,关在一个3人一间的囚室里,并被告知要关两个星期之久。但实验没有持续两周,到第六天这个假监狱就被关闭了。因为研究者对他们的实验所引起的行为感到很担心:被选为“狱警”的学生真的扮演起了典型狱警的角色,像对待牲口一样对待“囚犯”,以非人手段取乐。同时,“囚犯们”也很快地适应了囚犯角色,想到的是如何逃生和避免惩罚。
社会测量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概念化?
简述个案调查的特点。
«
1
2
...
57
58
59
60
61
62
63
...
128
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