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
VIP题库
材料一:2023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全面加强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4-2028)》,在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安全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双方贸易额突破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东盟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材料二:2024年,中国推动上合组织扩容,吸收伊朗、白俄罗斯为新成员国,推动组织内建立“安全-经济-人文”三位一体合作架构,在打击跨国犯罪、能源互联互通、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开展联合行动,上合组织成为覆盖欧亚大陆的重要区域性国际组织。材料三:习近平主席指出:“主权是国家独立的根本标志,也是国家利益的根本体现和可靠保证。中国始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时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2)根据材料三,结合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知识,说明国家主权对国家参与国际政治的意义。
材料一:2023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在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便利化、民生项目建设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带动相关国家经济增长,减少贫困人口超百万。材料二:202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提出《全球气候治理共同行动倡议》,推动各国落实“双碳”目标,分享绿色能源技术,牵头成立“全球低碳发展联盟”,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资金、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合作,助力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完善。材料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国际政治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体现了哪些国际政治基本准则?(2)根据材料三,分析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
论述“一带一路” 倡议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带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方面的内容、意义和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何能成为引领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体系变革的新方案?
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全球治理的影响。
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
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阐述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
各国主权平等原则具体确认了哪些内容?
国际组织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几种类型?
«
1
2
3
4
5
6
7
8
...
67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