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备件的价格怎么啦?
某公司是我国大型化工集团企业下属的设备公司,拥有进口和国产设备5万余台(套),每年为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备件。在采购备件的过程中,公司发现备件的供货商绝大多数为独家,价格往往比较高。尤其是从国外采购的备件,价格更是高得离谱,在设备维修费用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各种设备的价格普遍回落的情况下,也不见备件的价格下降。
集团公司对维修总费用都有直接的控制指标,并与设备公司年终考核指标直接挂钩,一旦超标,便影响企业员工的利益。从控制维修费用的角度,因备件价格太高,公司通常不做事前采购。而一旦设备关键部件损坏,无法得到及时修复,造成停产,带来的损失更大。公司不得不临时采购,此时价格会更高,且高于事前采购的价格,耽误生产,并会招致猜疑是否得了“好处”。但事前采购,又因备件价格实在太高,心理上又难以接受。
有一台关键设备,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口的,运行一直良好。到2010年进行设备常规检测时,发现关键部件已有严重磨损,向原厂家咨询报价,因价格太高,就没有及时更换,设备带“病”运行。两年后设备彻底损坏,被迫停产,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问题:
(1)运用需求理论分析设备和备件之间的关系。
(2)运用市场结构理论分析备件价格过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