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辨析《县帖保宁之寺》一文中,“本”、“者”的辞义并简述“帖”字的辞义变化。
县帖保宁之寺
清梵寺:
准使帖:“奉敕:‘宜赐保宁之寺为额’者。今帖县,仰一依降到敕命指挥,勒本寺制造额牌。依降到名额书勒大字。了,各将赴衙呈过,归本寺悬挂。兼具知委、结罪文、状供申者。”
右准使帖如前。
续准使帖指挥:“切缘诸县,例是各有寺院。若将牌上府呈过,况当时暑,又缘去府往复地遥,仰立便指挥管界寺院,依降到名额,各令如法书勒大字。了当,只仰本寺院便自悬挂。不得更将上府申呈者。”
事须贴本寺:一依敕命指挥降到名额,制造额牌。如法书勒大字。了,便于本寺悬挂。仍具知委悬挂月日、结罪文、状申上,以凭申使,不得有违者。
太平兴国三年六月二十日帖
守主簿权知县事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