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海燕》教学设计,结合本教学设计完成后面的题目。
《海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海燕形象,感悟作品深刻的内涵。
(2)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品味文章的语言。
(4)感受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柯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第一个伟大代表。二十世纪初,他的著名作品有《海燕之歌》、《底层》、《敌人》、《母亲》等。还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以《海燕》(1901)迎接了二十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这首革命颂歌是他参与彼得堡示威游行后写成的。他用象征和寓意的艺术手法,热情歌颂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海风呼啸,阴云笼罩,波涛迎着轰鸣的雷声向上冲击。
二、写作背景
这首散文诗写于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前夜,当时人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也加强对人民革命运动的镇压。身在彼得堡的高尔基,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澎湃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行为的残酷。他为了热情地歌颂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
三、感情朗读,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生听读。
(2)生自由朗读模仿,体会情感。
(3)指生朗读,生生评价,师适时指导。
(4)生读自身喜欢的段落,读完后说明喜欢的原因。
四、自读分析,感受形象
(1)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应该怎样加?
(勇敢的斗士,革命的先驱,胜利的预言家,无畏的革命者等)
(2)作者通过几幅画面来展现海燕的形象的?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