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笔果题库
笔果题库
历年真题
  • 上海市
  • 四川省
  • 广东省
  • 湖南省
  • 湖北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甘肃省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青海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国台湾省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北京市
  • 陕西省
  • 云南省
  • 贵州省
  • 海南省
  • 黑龙江省
  • 吉林省
  • 辽宁省
  • 山西省
  • 河北省
  • 重庆市
  • 天津市
押密题库
本科
专科
视频题库
考证通关
笔果题库返回
社会研究方法
免费题库
斯温格尔(1973)在实验中建立的假设是:在没有他人在场时,人们对盗窃行为会表现出更多的正义感。实验首先安排由实验人员扮演的盗贼和店员进入酒店, 当酒店只有一个假店员和一名真顾客时,“盗贼”问“店员”:“你们店最贵的进口啤酒是什么品牌的?” “店员”会回答说是某某牌子的,然后说:“我去看看有多少。”同时离开房间。“店员”离开后,“盗贼”就拿起一箱啤酒说,“他们绝不会发觉丢了这箱啤酒的”,然后把酒装到汽车上便走了。 在全部48个案例中,只有20%的对象(顾客)在“店员”回来时主动报告 “失窃”事件。如果顾客没有主动报告,“店员”就询问:刚才在店里的那个人做了什么?以敦促回答。于是未报告顾客中的51%也会报告失窃。研究还发现,“盗贼” 人数和“顾客”(受试者)的性别对是否报告没有多大影响,增加盗窃的数量(两 箱或三箱啤酒)也不会增加报告率。但店中“顾客”人数却有相当的影响。单个顾客条件下有65%的人报告失窃,多个顾客条件下只有65%的案例有人报告,就人数比例而言,后者要低很多。也就是说,多名顾客同时在场对报告失窃有抑制!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其他顾客在场的情况下,受试者更倾向于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 结合上述“啤酒偷窃案”实验,论述现场实验的特点。 
深圳市笔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94429号-1
自考笔果题库APP
更优刷题体验,尽在笔果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