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须知:
1、参考教材:《宏观劳动力配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张建武、朱琪主编,2006年版。
2、特殊标记含义:P10代表教材页码第10页;“【】”等标注的代表此处为重点关键词(得分点)。
一、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
1、【劳动力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核心力量。在所有的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要素】是唯一具有能动性、革命性的要素。P1
2、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属于自然规律;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P2
3、【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是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P2
4、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范围:宏观劳动力配置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但不是从微观的角度,【不是研究企业内部各岗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而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行业间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它研究劳动力在产业间、行业间、地区间流动的内在变化规律及影响其配置的因素,侧重于从总量结构和宏观上研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范围也包括从产业结构和地区发展的角度研究其变化规律】。P4
5、系统的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P6
6、从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角度分析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行业间配置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有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的原则。P7
7、宏观劳动力配置是在宏观的层面上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行业、地区间】的配置。P7
8、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1)指【人的劳动能力】,表达了劳动力最基本、最主要的含义;(2)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3)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即【社会劳动力】。P9
9、要正确全面地理解劳动力的概念,要注意把握:【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之中;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与劳动不同】。P9-10
10、劳动力在本质上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P10
11、劳动力资源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两部分。劳动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内容,劳动力资源总量是【数量和质量的乘积】。P10-11
12、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相比具有的特点:【能动性;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时效性】。P10-11
13、影响劳动力数量的因素除了最主要的【总人口】外,还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人口迁移、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影响劳动力质量的因素有【遗传、营养、教育和自我努力】等因素。【劳动力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