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VIP题库
阅读《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stock 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A.从这里看,“套板反应”有何危害?B.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C.这段文字的中心旨意是什么?
阅读《秋水》(节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A.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和三个层次的大意。B.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C.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信任自己的翅膀。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驳斥诬蔑许远投敌的谬论时,其批驳的主要着眼点是()
《种树郭橐驼传》中,阐析郭橐驼种树的原理和方法时,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纪念傅雷》的作者先写“傅雷和滕固吵翻了”的表现手法为()
下列历史著作属于纪传体的是()
《爱尔克的灯光》中的“我的心灵的灯”的象征意义是()
《冯谖客孟尝君》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
《先妣事略》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1
2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
189
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