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一)
历年真题
简述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1)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淫:(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3)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令:(4)公语之故,且告之悔。语:(5)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揭:
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情况或者通假情况。(1)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甘:(2)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介:(3)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无:(4)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降:(5)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富:
把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逄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1)故不能推车而及。(2)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3)有一于此,将为戮乎?(4)人不难以死免其君。(5)赦之,以劝事君者。
给下列这段古文加上标点符号。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阅读下列的古文,解答文段后提出的问题。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 [1]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 [2]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 [3]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4],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 [5]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 [6]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1)解释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6分)[1]夫:[2]是:[3]遽:[4]道:[5]信:[6]其:(2)将文中划线部分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A.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B.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C.伸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夸父与日逐走”中的“走”的词义是
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下列各组字,都属于象形字的一组是
«
1
2
...
21
22
23
24
25
26
27
...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