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历年真题
阅读《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就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除非你自己对数学和地理也是这样无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 A.针对“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这一问题,这段文字包含了怎样的答案? B.文中一再出现以“如果”开头的句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态度? C.指出文中反复采用第二人称所产生的效果。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A.韩愈写这段文字的意图是什么? B.这段文字表现了许远怎样的人物特征? C.说明这段文字驳论方式的着眼点。
阅读《都江堰》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中国宗教颇多世俗气息,因此,世俗人情也会染上宗教式的光斑.一来二去,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A.造“二王庙”是为了纪念哪两位人物? B.根据作者的描述,傩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说“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
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A.概括这节诗的主要内容。 B.“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几句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 C.指出“思公子兮未敢言”一句所使用的抒情方法。
阅读《苦恼》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姚纳看一看他的话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什么影响也没有看见。那年青小伙子已盖上被子蒙着头,睡着了。老头儿叹口气,搔搔自己的身子…… “出去看看马吧,”姚纳想,“有的是工夫睡觉……总归睡得够的,不用担心……” 他穿上大衣,走进马棚,他的马在那儿站着。他想到燕麦,想到干草,想到天气……他孤单单一个人的时候,不敢想儿子……对别人谈一谈儿子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出他的模样,那是会可怕得叫人受不了的…… A.姚纳为什么要去马棚看马? B.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C.指出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
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理念是( )
《哭小弟》一文组织材料的方式是( )
《湘夫人》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的抒情方法是()
《饮酒》(其五)中,体现诗人鄙弃世俗功名心态的诗句是( )
《香市》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时着重写了“南洋武术班”,其手法是()
«
1
2
...
22
23
24
25
26
27
28
...
164
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