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历年真题
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
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请结合自身的经验或自己的观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A.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B.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C.指出这段文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日:“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A.这段文字表现出南霁云什么样的性格特征?B.指出这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C.说明“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塑造南霁云形象所起的作用。
阅读张抗抗《牡丹的拒绝》中的三段文字,回答问题: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A.指出文中点明牡丹高贵个性的语句。B.作者借牡丹拒绝赏花大众表达了什么思想?C.第三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起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阅读戴望舒《雨巷》中的两节,回答问题: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A.“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描写的是什么情形下的心境?B.诗中的“她”在哲学层面上的蕴含是什么?C.“颓圮的篱墙”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具体指什么?
阅读曹雪芹《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四个人都无言对泣。还是袭人勉强笑向宝玉道:“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该和林姑娘拌嘴呀。”黛玉听了,也不顾病,赶来夺过去,顺手抓起一把剪子来就铰。袭人紫鹃刚要夺,已经剪了几段。黛玉哭道:“我也是白效力,他也不稀罕,自有别人替他再穿好的去呢!”袭人忙接了玉道:“何苦来!这是我才多嘴的不是了。”宝玉向黛玉道:“你只管铰!我横竖不带他,也没什么。”A.黛玉怒铰玉穗子,宝玉却反唇相讥的行为,表现的情感实质是什么?B.这段文字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什么样的特点?C.指出本段文字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寡人之于国也》中,揭露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句子是
«
1
2
...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
168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