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选读
历年真题
具体分析《京兆府学立小学规榜》中采用的层递修辞手段及类型。附:节录《京兆府学立小学规榜》第一、诸生学课分为三等:第一等每日抽签问所听经义三道,念书一二百字,学书十行,吟五七言古律诗一首。三日试赋一首(或四韵), 看赋一道,看史传三五纸(内记故事三条)。第二等每日念书约一百字,学书十行,吟诗一绝,对属一联,念赋二韵,记故事一件。第三等每日念书五七十字,学书十行,念诗一首。
试述《行政院关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力求通俗的训令》在公文写作学上的意义。行政院关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力求通俗的训令查发布文告,所以宣达政令,故其内容、文字均应明白浅显,便一般民众易于了解,以利推行。近查各级行政机关所发布告,每多词句深奥、文义晦涩,以致不易了解,殊非普通晓喻之道。嗣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力求通俗;其有涉及科学用语或专门名词者,更宜加以浅显之释明。以期适合民众知识标准,而符推行政令之本旨。此令
在《上书正文体》一文中,作者崇尚“儒素”、要求“实录”的主张,在公文写作上有积极意义,该文的作者是
汉代,对人才选拔实行“荐举制”,向朝廷荐举贤才,使用
明代规定,凡以官署名义向皇帝陈述有关行政、军事、钱粮等公务,均用
汉代蔡邕在《独断》中说,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章、奏、驳议和
唐宋之世,主要用来处理庶政的君命文种是
在封建社会,“呈状”或“呈”,从文种演化来看,源出于
汉代书写公文的载体材料多为竹简木牍,规定公文用纸张书写始于
正式确立“移”为平行公文文种的时期是
«
1
2
...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