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选读
历年真题
简述“训令”的特点。
简述公报的文种地位。
阅读《奏孝子刘敦儒状》一文,简述其主要内容并从内容和表述上分析其写作特色。奏孝子刘敦儒状孝子刘敦儒,年四十九。曾祖子元宜贶父浃住东都从善坊右件人,名儒史官之家。积成教义,至性诚孝,感动人伦。母患风狂,心绪乖乱。无辜榜棰,常至僵仆。或冻于积雪之下,或曝于赫日之中。腐烂皲瘃,略无完体。见其楚毒,方肯饮食。敦儒苏而复起,常惧人知。承顺恬然,不觉疾痛。因心之道,贯于神明。欲盖弥彰,事久方著。蒸蒸不匮,十有六年。贞元二十年,留守韦夏卿具状奏闻。奉其年八月二十九日敕:“宣付史馆,旌表门闾。”臣至洛都,具详事实。闻诸族类,布在风谣。今又十年,不改其养。饥寒所迫,衣食阙然,晨昏所奉,朝不继夕。伏以底禄筮仕,资荫多门;至行绝人,尤可嘉奖。伏望天恩。特授一解褐京官,使分司就养。则私计可给,寸禄为荣。庶厚时风,以宏孝理。特乞圣慈,允臣所奏。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试述“请求报告”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过程。
公文文字所附着的书面物质的质地与型制规格指的是
据史书记载,唐人奏事,非表非状者,称“榜子”,到了宋代则称
《批李夷简贺御撰〈君臣事迹〉屏风表》的执笔人是
牒,是由下级对上级、民众对官府陈事所用的上行文种,它使用的朝代是
作为文种,关的辞义指的是
清代广泛运用于各级官署,由长官告晓、训示属下官吏的下行公文是
«
1
2
...
73
74
75
76
77
78
79
...
96
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