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历年真题
S市的市民不再盼拆迁 李先生原先住S市黄金地段的一个棚户区,他家已被纳入政府的棚户区改造的范围。但李先生却放弃了将来棚户区改造时可以得到的拆迁补偿,选择了申请经济适用房。他卖掉了老房子,买了地铁附近的一套经适房,房价比同地段的商品房每平方米便宜2万多元。为什么李先生不等拆迁补偿,而选择购买经适房呢? 十年前S市政府希望市民动迁,以便给市中心腾出地方盖大楼。当时的市民眷恋繁华而不愿拆迁,所以市政府千方百计满足拆迁户的要求。如在市区边上或原居住地段给一大套安置房,或给高额的现金补偿以另购中意的商品房等。市民看到这种情况,纷纷要求政府拆迁。 现在市政府的政策却调整为拆迁户需接受一些条件才能够拆迁。例如政府提供的安置房位于非常偏远地区,而且必须是小区全体业主同意拆迁。这意味着,市民靠拆迁获得高额补偿的日子已成过去。 另一方面,对有刚性住房需求且满足一定条件的市民,市政府可以提供物美价廉的经适房。于是,越来越多的在灯红酒绿的城市夹缝间煎熬多年的市民,纷纷开始选择经适房,不再苦盼政府拆迁。 请回答: (1)什么是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2)试利用公共政策调控功能的概念,解释S市的市民为啥不再盼拆迁。
腾格里工业园区污染问题的整治 “湛蓝天空下,大漠浩瀚、苍凉、雄浑,千里起伏连绵的沙丘如同凝固的波浪一样高低错落,柔美的线条显现出它的非凡韵致。”这是一段对腾格里沙漠的描述。然而,就在这片美丽沙漠的腹地,聚集了一批污染严重且污染物零处理的化工企业。这一将给沙漠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的工业园区,却被当地管理部门称为“工业奇迹”。据当地政府统计,无论是工业产值还是财政收入,工业园区确实创下了历史之最。 建园之初,对污水进行晾晒处理的行为得到了自治区环保厅的环境评价批复,认定分期建设的4座污水处理池“通过自然晾晒和自然风干蒸发、固体物人工收集等措施,达到污水无害化处理”。这一政策就对污水零处理开了绿灯。 于是,一些化工废水直接排入沙漠中,一些化工废水虽然在晾晒,但却通过晾晒池底的大裂缝渗透到沙漠中。当地一些饮用水源中挥发酚类甚至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410倍。 对此,当地群众多次找政府反映,指出一旦地下水被污染,牧民将失去千百年来生存的栖息地。更重要的是,修复被污染的沙漠地下水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华环保联合会也积极关注此事,多次深入当地进行调查,并在不同的晾晒池取水样送请有关机构进行检测。 事件经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后,中央领导同志做出了重要批示。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开会研究如何进行贯彻,责成自治区环保厅抓紧制定从根本上治理腾格里污染的措施。于是,环保厅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决定改变原来的政策,务必在入冬前解决腾格里工业园区的污染问题。 请回答: (1)政策变动的含义是什么?(2)试用政策变动的概念来分析自治区环保厅关于腾格里工业园区污染处理政策变动的原因。
“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其第一个提出者是( )。
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 )。
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指的是( )。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提出“过河”与“桥和船”的关系问题。对于政策执行来说,这里的“桥”和“船”指的是( )。
在当代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属于( )。
代议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
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被马克思视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
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被称为( )。
«
1
2
...
11
12
13
14
15
16
17
...
107
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