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
历年真题
定额变动差异是定额自身变动的结果,与生产费用的节约或超支无关。
会计报表按其报送对象可以分为对外报表和对内报表两类,成本报表属于对外报表。
简述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和企业类型。
什么是比率分析法?其具体形式有哪几种?
A产品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该产品7月初和7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合计:直接材料费用96040元,直接人工费用30500元,制造费用24000元。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单位产品直接材料定额70元。月末在产品200件,定额工时共计500小时,每小时费用定额:直接人工费用20元,制造费用30元。要求:(1)采用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计算A产品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2)编制A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某企业在生产甲产品(主产品)的过程中,还生产出可以制造乙产品(副产品)的原料,这种原料经加工处理后,即成乙产品。甲、乙产品都是单步骤大量生产,在同一车间进行。本月甲、乙产品的实际生产费用为:甲产品领用材料180000元,该车间的生产工人工资为36000元,该车间的制造费用是45000元。本月甲产品产量为2000件,生产工时为11000小时;乙产品产量为500件,生产工时为1000小时。本月生产甲产品的过程中生产出乙产品的原料8000千克,每千克定价为0.9元,全部为乙产品所耗用。甲产品的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的定额成本计价,其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是12000元,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是13500元。乙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很少,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要求:(1)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2)分别计算完工甲、乙产品的实际成本。
某企业设置供电、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0000元,供电50000度,其中为供水车间供电10000度,为生产甲产品供电16000度,为生产乙产品供电14000度,为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6000度,为企业管理部门供电4000度。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2000元,供水总量为24000吨,其中为供电车间供水4000吨,为基本生产车间供水14000吨,为企业管理部门供水6000吨。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各受益部门应承担的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某企业乙产品由两个生产车间分为两个生产步骤连续加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进行成本核算,第一车间生产的乙半成品,验收后转入自制半成品库保管,第二车间根据需要从仓库领用自制半成品(乙半成品),自制半成品按计划成本计价,计划单位成本是300元。该企业9月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不包括半成品费用)为:第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94500元,直接人工费用45000元,制造费用91500元。第二车间:直接人工费用55500元,制造费用132750元。本月初半成品库结存半成品600件,其实际总成本为154500元。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入库半成品750件,第二车间从半成品库领用1050件。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525件,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月初在产品定额总成本为:第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28500元,直接人工费用16500元,制造费用34500元。第二车间:半成品费用91500元,直接人工费用18000元,制造费用37500元。月末在产品定额总成本为:第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42000元,直接人工费用19500元,制造费用39000元。第二车间:半成品费用39000元,直接人工费用7500元,制造费用21000元。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法,分别计算第一车间完工半成品实际成本,第二车间领用的半成品实际成本,以及第二车间完工产品的成本;(2)分别编制第一车间结转半成品成本,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以及结转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最早的成本会计起源于
下列选项不属于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的是
«
1
2
...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
132
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