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免费题库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材料: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必须以人为本,这是对党的群众观点的重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谈谈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论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怎样实现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在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试述马克思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是什么?
材料1: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铅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材料2:我国矿产品消耗强度高于发达国家,从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看,在现行汇率下,我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和4.4倍,即使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也高出许多。2003年,我国实现的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GDP的4%,但为此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经折合后粗略估算为50亿吨。材料3:近十年来,不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超过了环境自净的能力,流经城市的90%的河段都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水出现了非氧化问题,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1.5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每年新增3436平方公里,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增加,但资源总量不足,生态功能退化。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
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观点。
«
1
2
...
35
36
37
38
39
40
41
...
126
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