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免费题库
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黛玉不过前日中了些暑溽之气,本无甚大病,听见他不去,心里想:“他是好吃酒听戏的,今日反不去,自然是因为昨儿气着了。再不然他见我不去,他也没心肠去。只是昨儿千不该、万不该,铰了那玉上的穗子。管定他再不带了,还得我穿了他才带。”问:A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B这段话中的“他”指谁?C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黛玉什么样的心情?
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谁知这个话传到宝玉黛玉二人耳内,他二人竞从来没有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话儿,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着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儿,不觉的潸然泪下。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正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了。A.这里所说的“冤家”是什么意思?B.此段文字表现宝黛怎样的心情?C.举例说明此段文字心理描写的特点。
即如此刻,宝玉的心内想的是:“别人不知我的心,还可恕;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为我解烦恼,反来拿这个话堵噎我,可见我心里时时刻刻白有你,你心里竞没我了。”宝玉是这个意思,只口里说不出来。那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人的呢?我就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无毫发私心了。怎么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呢?可知你心里时时有这个‘金玉’的念头。我一提,你怕我多心,故意儿着急,安心哄我。”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那才是你和我近,不和我远。”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丢开,只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远了。”问:(1)这两段文字用的是什么人物描写方法?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2)这两段文字表现了人物什么心情?(3)宝玉、黛玉之间的吵架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五代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是()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雕栏玉砌”借指()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在写“愁”,这句的修辞手法是()
《断魂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方法是()
《断魂枪》这篇小说最开头的描写是()
在时代大变革中,无奈成为“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断魂枪》一文中,人物性格之间的主要关系是()
«
1
2
...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
299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