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免费题库
无一字(龃龉)
手中(纫缀不辍)
户内(洒然)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问:(1)概括本段段意。(2)本段文字对表现母亲的品格有什么作用?(3)本段的写作特点有哪些?
阅读《先妣事略》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則缉垆,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內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A.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母亲哪些品德?B.这两段在描写母亲方面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C.这两段文字有什么叙事特色?
入城,则(缉纑)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颦蹙:
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征:
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兼用了比拟、对偶和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在《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描述了()
«
1
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
299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