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免费题库
侣鱼虾而友糜鹿侣鱼虾:
指出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情、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
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A.本文属于文赋,它的语言特点是什么?B.指出本段文字中的水、月、清风等景物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C.这段文字体现了苏轼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狼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问:(1)这段文字体现出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种人生态度?(2)指出其中的比喻及其喻义。(3)指出上下联构成对比关系的对偶句。(4)指出自身含对比的句子。
试述本文中的“赋体”表现手法。
作品是如何描绘箫声的?
作为一篇文赋《前赤壁赋》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什么?
«
1
2
...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
299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