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免费题库
用《齐桓晋文之事》中“以羊易牛”一段为例,说明孟子散文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
简析《蒹葭》描写景物虚实相生的特点与作用。
简析《侍坐》中孔子赞赏曾皙的原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日:“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日:“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日:“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1)这段文字出自哪部史书?(2)苏秦父母、妻、嫂的表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画线的词语。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四拜自跪而谢;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采薇》末章好在哪里?
简述《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形象。
分析《逍遥游》一文的论述思路。
简析荀子《劝学》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
试分析《氓》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日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日苦,多尝苦日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1)这段文字选自《墨子》何篇?(2)这里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辩: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非:从而誉之,谓之义/誉:
«
1
2
...
54
55
56
57
58
59
60
...
122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