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免费题库
人口规模在2500万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千米250人的城市集聚区为()
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欧美模式起始和演进的主要原因是产业革命引导的()
中国城镇化平稳起步阶段,城市数量和布局取得的发展包括()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 - 2010)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简述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
试述世界城镇化的“推~拉”理论。
论述如何促进中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材料: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2000-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从45906万人增加到6655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36.2%提高到49.7%,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近几年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城镇化。近30年来,中国城镇化水平以年均约1%的速度提升,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组织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但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从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看,大部分国家人均GDP3000美元时,城镇化水平在60%一65%,而目前中国在46%左右,滞后约15—20个百分点。如果在未来1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到75%,那么,年均社会消费额可以从目前的10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而且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可以维持20年。因而,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将扩大内需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内需持续扩大的良性互动。我国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一是城镇化可以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增加居民消费。二是城镇化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三是城镇化可以有力拉动投资需求。城镇人口的增加,可以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由城镇化带来的国内市场扩大,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产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推进城镇化既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过程。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也要稳妥。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需建立哪些体制机制?
简述中国发展小城镇的意义。
中国城市群在演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1
2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
229
230
»